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的黃山市,
北緯30度1分,東經118度1分,
處在歙縣、黟縣、太平縣、休寧縣之間,
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徽州地區,
方圓250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面積154平方公里,
外圍保護地帶142平方公里,共有72個山峰。
東鄰浙江,南連江西,北與宣城、池州兩市接壤。
是長江與錢塘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1982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86年黃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且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
1990年12月黃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一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

黃山

黃山主體以花崗岩構成。並且經過冰川和自然風化的侵蝕,
形成了形狀各異的山石。
三大主峰為
第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
最平的峰:光明頂,海拔1860米。
最險的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
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50天以上,
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
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面波濤洶涌,白浪排空。
黃山地名亦因此而叫西海、東海、前海、後海、天海...等
黃山雲海的成因是由於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影響下,
黃山山高谷深,植被豐富,
而造成濕氣環流形成低空層積雲聚集

黃山 黃山

黃山的歷史及傳說
黃山古稱黟山。據史書記載,
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
浮丘公來此煉丹,並最終得到升天。
唐天寶六年(747年),依此傳說,
信奉道教的唐玄宗赦改黟山為黃山。
但是在漢代劉向所寫的《列仙傳》中
就有一篇叫做《黃山記略》的文章。
因此黃山之名的由來仍然不能確證。
南唐時,工匠們已經開始用黃山松煙製作徽墨。
黃山被尊為中國山水畫的搖籃。
明末清初形成的黃山畫派以黃山為背景作畫,
駐足於黃山,潛心體味黃山真景,
描繪黃山神妙絕倫的風景名勝。
其中代表人物梅清、石濤、漸江更被稱為黃山畫派三巨子。
石濤更是第一次把黃山72峰全部入畫。
此外黃賓虹自稱為「黃山山中人」。
自古至今,許多的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許多吟詠黃山的佳作,
包括了李白、賈島、范成大、老舍、郭沫若、龔自珍等。
黃山上遍佈的摩崖石刻也展現了黃山的文化方面。
最大的摩崖石刻是青鸞峰上每字6米見方的
「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

黃山 黃山

古人評黃山有
「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岳之煙雲、匡廬之飛瀑、
雁盪之巧石、峨嵋之清秀」。
民間有說法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另外一個經常被使用的稱號是
「震旦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 黃山

轉載維基百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