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小昭寺發現沒開門只好在外面拍拍照
小昭寺的歷史幾乎和大昭寺一樣都是在唐朝建成
但是熱門程度卻差了好大一截
不過這樣也好
少了塵囂 多了佛門該有的清靜

不知道為什麼
看著這些忽明忽暗的燭火
好像慢慢的就靜了下來
(其實是快睡著了...)
|

滿滿的酥油燈代表著信徒虔誠的心意

沒機會進去參觀 只好拍張簡介記錄一下
有點到此一遊的意味
原本想繼續跑 跑到珠峰大本營 跑到尼泊爾
但是被家裡下最後通牒
並且直接幫我買好31號的機票
不得不回去
要不然說真的我好像有點愛上這種旅行了
|
以下為補充資料
小昭寺始建於唐代,與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紀中葉由文成公主督飭藏漢族工匠建造。
是深受我族人民敬仰的一座古寺。初建時仿漢唐格式,崇樓峻閣,金碧輝煌,極為精美壯觀.
後經數度火焚與修復,該寺建築坐西朝東。建築物朝向東方,據傳是文成公主悲思漢唐之故
,
入蕃時從內地召來建築師修建的。現存的小昭寺為晚期作品,是黃教格魯派上密院的修法之地。
寺廟取名“甲達熱木齊祖拉康”,意為“漢虎神變寺”。拉薩當地人管這兒叫做“熱木齊”,
意思就是“漢人的”。
小昭寺是漢語稱謂。小,是與大昭寺相對應而言;昭,是藏語“覺臥”的音譯,意思是佛。
寺內供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及眾多的佛像和唐卡等。
1962年被列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小昭寺,藏語稱為“甲達繞木切”,始建於7世紀40年代(吐蕃松贊干布時期)。
6 41年,唐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離長安進藏時,向唐太宗“請以釋迦像與寶倉庫為奩嫁”,
唐唐帝許之,“造輿置覺阿釋迦像於其上,使力士甲拉伽于魯伽二人挽之”。
相傳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了一尊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行至現在的小昭寺位置時,
木車陷入沙地中。公主通過曆算,決定把釋迦牟尼佛像安放此處供奉,遂建小昭寺。
這座寺廟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與大昭寺同時開工,同時告竣,同時開光;大門朝東
,
以寄託這位公主對家鄉父母的思念。
後以此為基建小昭寺。該寺坐西朝東,據說是文成公主悲思家鄉而設計的。
文成公主為建小昭寺從內地召來精巧工匠,以漢地廟宇為模式,結合藏地建築特點,
建成了極為壯觀的重樓疊閣。
|
小昭寺創建於西元七世紀中葉,香火延綿已逾千年。
根據五世達賴喇嘛所著的《大昭寺目錄》等書記載:
小昭寺主神殿原來主供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
大昭寺主神殿原來主供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
松贊干布逝世後,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釋迦牟尼等身佛像進行了對換。
著名的拉薩上密院,也設在小昭寺內,這是格魯派僧人研讀佛經頗有成績的喇嘛進一步深造、
修習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主持。
小昭寺的名聲和規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沒有那麼熱鬧。但是別有特色。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080.htm
TOP
|